首页 > 资讯
直播带货?数字人的商业化路径在何方
网络、天眼查2024-05-23

  “元宇宙”概念的崛起,为数字人的商业潜力描绘了一幅充满无限可能的蓝图。然而,随着元宇宙热度的逐渐降温,数字人产业的商业化之路似乎也变得扑朔迷离,前景不甚明朗。

  随着直播电商的蓬勃发展,业内不少人士开始探索数字人带货的可能性,认为这是数字人产业的一个潜在突破点。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一尝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其影响力与贡献相对有限,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数字人产业的现状。

  数字人产业技术不断突破 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随着科技的飞速突破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加速演进,数字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字人以多元化的形态,如内容/IP型(如引人注目的虚拟偶像)、功能服务型(如高效的数字员工)以及虚拟分身型(如逼真的真人虚拟分身)等,正逐渐渗透并深入各行各业的运作之中,从而重塑商业生态和用户体验。

  数字人不仅成为企业创新服务、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工具,而且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其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它们能够为企业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体验,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的互动方式和选择。

  根据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2021年12月30日发布的团体标准《支持语音和视觉交互的虚拟数字人技术规范》中规定,数字人(又称为虚拟数字人)是基于计算机视觉和语音合成等技术,进行形象、声音、动作等的模型训练后,可以生成虚拟人像并与使用者交互的产品。

  当前虚拟数字人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产业正在逐步形成、不断丰富,从产业链上来看,有如下三个环节:

  上游-技术提供

  上游产业链以提供底层技术为主,具有较高技术壁垒,涵盖前期制作内容类、工具类和IP策划类的公司,技术的迭代与升级是上游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竞争关键点,也直接影响着下游的更新与迭代。

  中游-运维平台

  位于中游产业链的企业同时承接产业链上游的技术更新和产业链下游定制化要求,向下输出虚拟人解决方案。

  下游-内容生产

  产业链下游通过包装好的解决方案完成自身内容输出,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虚拟人内容生态的发展水平、规范化以及后续运营是下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下游应用场景延伸至电商、泛娱乐、办公协同、金融、文旅、医疗、体育等领域。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现存与数字人相关的企业110.7万余家,其中,2024年1-4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13.5万余家,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6.3%;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浙江以及山东,三地所拥有的数字人相关企业位居前列,分别有13.8万余家、8.3万余家以及8.2万余家;从成立时间来看,52.9%的相关企业成立于1-5年内,成立于1年以内的相关企业占16.5%。

  AIGC+直播 数字人的尽头是“直播带货”

  人工智能(AI)的在大模型引领之下,几乎实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其技术所涉及的领域也是愈加宽广,数字人便是其中之一。据IDC发布的《中国AI数字人市场现状与机会分析2022》报告中,预计到2026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02.4亿元人民币。可见AI数字人前景之广阔。

  在数字人商业化的道路上,无论是作为娱乐型数字人提供陪伴,还是作为功能服务型数字人助力电商带货,AI数字人在直播领域的应用率正在稳步提升。然而,目前阶段,数字人直播在外形设计、配音、互动等方面仍然需要人类进行干预,AI技术更多是实现一些基础的交互功能。

  海外已有基于ChatGPT、VRM(3D模型)和VOICEVOX(文本转语音软件)等技术创建聊天型人工智能的成功案例,如Oshaberi AI。这款应用程序允许用户创建个性化的养成型角色,并通过设计对ChatGPT的提示(指令),为数字人设定独特的个性和语气,从而实现与用户的简单聊天交互。AI数字人的强大之处在于其高度的可控性和可复制性,能够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在线服务,这使得它成为电商品牌的新宠。

  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10.67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短视频用户渗透率高达94.8%,而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也达到了7.51亿。这一庞大的用户基础为AI数字人直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人直播带货已经成为电商直播领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在无人直播的场景下展现出巨大潜力。数字人虚拟主播具备24小时不间断进行信息播报的能力,这极大地提升了品牌的曝光度,同时也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和运营费用。此外,数字人直播带货在短视频制作方面也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通过AI技术的赋能,数字人主播能够简化制作流程,提高视频制作的效率,使得企业品牌账号能够维持高频次的更新频率,快速抢占市场流量高地。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为电商直播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为品牌传播提供了更加高效和灵活的方式。

  北、上、浙、粤融资事件分布居全国前列

  数字人领域的融资事件近年来呈现出活跃的态势。

  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虚拟数字人赛道共发生融资事件57个,总金额高达44.61亿元,融资金额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7.71%。这表明了投资者对数字人领域的浓厚兴趣,并预示着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潜力。

  进入2023年,数字人行业依然保持活跃状态。例如,世优科技完成了B轮过亿元融资,成为当年数字人行业投融资的一个亮点。此外,包括虚拟智能交互技术、虚拟数字空间、数字人制作及数字营销等领域的35家公司也获得了融资。

  从融资轮次来看,数字人行业的融资轮次仍然处于早期阶段,主要集中在天使轮和A轮,这反映出该领域尚处于快速发展和成长的阶段。

  从融资事件的地域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浙江以及广东,四地融资事件分布位居全国前列,分别拥有94起、40起、34起以及30起,显示了该地区在数字人领域的活跃度和领先地位。

  2021年来数字人专利申请逐年增加

  根据零壹智库的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机构在国内共申请了1322项数字人专利,其中高校申请超过200项,互联网巨头申请超过110项。而到了2022年,全球数字人专利申请数量为3054项,虽然相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专利申请数量还处在成长期,但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

  到了2023年,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数据显示,全年数字人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高达544个。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共计517项,占专利总申请数的95%,这反映出业界在核心技术研发上的强劲势头和深度创新。

  此外,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的数字人专利申请量自2019年开始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人专利申请国。而在中国,广东省的数字人专利申请量最多,累计超过4000项,其次是北京地区,其专利申请量近3000项。

  多应用领域 智能化 跨界融合 数字人未来可期

  随着计算机视觉、语音处理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虚拟数字人正逐步获得更为强大的能力,包括视觉感知、语音理解和自然流畅的表达。这些技术的突破使得由AI生成并驱动的虚拟数字人能够真正展现其潜在价值,不仅拓宽了应用场景,还以更全面、更深入的方式融入影视、金融、文旅等多个领域。

  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深入,数字人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除了电影、游戏、社交媒体等领域外,数字人还将进入金融、零售、交通、医疗、教育等传统行业,为人们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例如,在医疗领域,数字人可以作为智能客服,为患者提供诊前中后全流程服务,例如:智能导诊、科室指引、健康问答等。

  更深入的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数字人正逐步实现更高层次的智能化,为各行各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比如在交通领域,数字人技术可以用于提供智能化的导航和指引服务。

  跨媒体融合与互动的增强

  在数字化时代,不同类型的媒体之间进行整合和协同,创造出更具创新性、互动性和价值的跨界内容和服务。数字人作为数字技术的产物,可以在不同媒体平台上进行展示和互动,例如,在游戏、社交媒体、虚拟现实(VR)等领域,数字人都可以作为重要的角色参与其中,实现跨媒体融合,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娱乐体验。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