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落地
2024-04-29

  从《流浪地球》中对MOSS的深邃构想,到ChatGPT的火热登场并掀起全网热潮;从2023年AIGC崭露头角到2024年Sora惊艳全球,人工智能的迭代速度之快,远超我们的想象。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的趋势怎样?人工智能将如何与实体经济融合?4月28日,多位专家学者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全球数字化应用创新论坛上各抒己见。

  人工智能引领新浪潮

  “计算机能思考吗?”自从英国数学家图灵1950年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人工智能(AI)”的概念以来,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从未停止。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领域现已进入加速发展期。“当前,国际经济发展处于调整期,信息化向数字化的演进期,网络技术创新的涌现期,新一代信息技术无论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讯、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技术变革的时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说到,“人工智能进入了向通用式人工智能发展的过渡期,还会有云网融合、算网融合,现在也刚刚起步。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交汇。”

  具体来看,以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持续深入发展。京东集团副总裁何晓冬在演讲中提及,自今年起,大模型已迈入多模型时代,其应用不再局限于语言领域。如今的大模型不仅能够生成语言,更能生成图片,甚至视频。今年年初问世的Sora作为一个代表,用户仅需输入一段描述性文字,Sora便能迅速生成长达一分钟的高质量视频。这一变革标志着大模型已从单纯的语言大模型时代,迈向了更为先进的多模态大模型时代,成功跨越了语言和视觉的界限。

  与以往相比,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正在显著提升。2024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将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奠定坚实基础。

  从数字世界走向实体世界

  在论坛的专家学者们看来,人工智能的潜力远超简单的对话、文章撰写和视频制作,它应致力于通过前沿技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从而为经济社会各领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与新动能,引领时代潮流。

  谈及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中数联盟轮值理事长、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姜帆表示,对于企业而言,深刻认识这一轮数字化浪潮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至关重要。企业应把握这个宝贵的机遇,大胆探索、不断进取,加强数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从而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姜帆也强调,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联盟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企业数字化应用创新领域的研究与推动工作,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何晓冬表示,未来大模型会从虚拟的数字世界走向实体世界、现实世界,装载在可移动机器人上,真正走向具身智能,使得机器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高强度或者通用的智能能力,真正做到现实世界的通用智能。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将人工智能落到实处?邬贺铨指出,实现大模型的落地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将大模型部署到云端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只要中小企业能够接入云端,便能轻松利用大模型进行工作。此外,还需要将人工智能的能力下沉至终端设备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应用与效益。

  建设资源与能力的共享平台

  当前,许多中小企业虽然渴望运用大数据,但同时也对可能带来的隐私泄露等问题心存顾虑。对此,邬贺铨深入剖析了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三大顾虑:一是缺乏开发利用数据的能力,包括人才、技术和数据资源的不足;二是担心数据开发利用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和企业秘密泄露,以及跨境数据流通可能违规的问题;三是出于种种原因,中小企业并不愿意积极开发利用数据。

  如何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敢于并愿意开发利用大数据,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邬贺铨提出,政府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建设资源与能力的共享平台。他强调,网络安全是每家企业都需要面对的挑战,虽然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防护,但仅凭单打独斗是不够的。因此,搭建一个网络安全威胁情报的共享机制至关重要,它可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帮助企业应对网络安全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参与和公信力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安全问题的解决。

  “建议政府利用自身公信力,扶持建立行业或区域的网络安全威胁情报共享机制及相应的技术支持平台,支持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安全云。”邬贺铨建议道。

  在发掘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潜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一些风险。日前,欧盟推出的《人工智能法案》,为全球的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一个范本。

  “在应对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法律监管时,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国民协数链改工委执行会长吴高斌强调,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以及知识产权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据此制定合适的法律法规,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对于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我们必须明确其法律责任边界;而对于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更应进行前瞻性的立法规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