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大学生留汉落户工作专题调度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留汉落户工作的主要精神和部署要求,通报了各区(开发区)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部署下一步户籍制度改革等工作。
会议强调鼓励大学生留汉落户方面要继续出实招,要有效应对在汉“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留汉比例不高等问题,出台政策要有针对性、有震撼力,与以往要有变化。要充分认识推动大学生留汉落户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大学生落户政策创新,推进大学生落户精华化服务,努力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要通过设置“大学生服务专窗”,开通“绿色通道”,打造出一批像“海燕直通车”一样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优质品牌。要采取“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留办服务、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优质化、贴心化服务。要从“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入手,为大学生落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特别是要不断优化网上办理流程。 要认真核实、规范办理,对弄虚作假办理落户的人员一律依法严厉惩处。
改进城市公共资源配置
江岸区研究制定“江岸英才”30条、大学生“黄金八条”、大学生新政2.0版等专项政策。依托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组织举办“缘定大江金岸”等系列青年人才交流活动。引进国华人寿、泰康在线、中信泰富等龙头企业,为吸纳大学生在江岸施展才华、成就梦想提供广阔空间。
江汉区强力推动“安居联盟”“最低薪酬联盟”“金融支持联盟”“科创联盟”“人力资源服务联盟”“青创客联盟”“梦想助力联盟”“教育合作联盟”等“八大服务联盟”建设,着力提高大学生留汉综合服务水平。
优化简化落户流程
硚口区率先打造“海燕直通车”,主动上门服务,最快2分钟可在线办出落户准迁证。合作共建“楚天智汇”创新创业生态孵化基地,连续八年承办汉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扶持激励大学生团队加速创业。
汉阳区开通大学生“知音航班”落户直通车服务,开展进企业、进高校、进社区“三进”活动,组织社区户警逐一排查个体户、小微企业自由职业、流动人口中创业就业大学生,“一对一”宣传大学生落户政策,确保落户“零盲区”。
青山区出台系列大学生落户优惠措施,设立大学生落户综合窗口,开通落户快车道,深入高校做好大学生落户政策宣传,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积极性主动性,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事业发展空间,打造“三宜三优”的生活环境。
分类引导产业布局
东湖高新区出台“光谷大学生政策十条”,设立光谷“大学生留汉服务专窗”,配置大学生留汉政策咨询专线,率先推出“光谷落户直通车”,开辟多种形式办理渠道,对重点人才、重点企业建立绿色通道,将落户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专门为大学生量身推出车都人才一卡通菁英卡,在大学生文化体育安居等方面提供线上服务。组织观看迎新春演出、种植人才林、参观军运会场馆等活动,让更多大学生走进开发区、了解开发区、留在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