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大润发被阿里收购,传统零售业面临变革
今日头条2019-03-26

继2012年1月19日柯达胶卷宣布破产,2013年诺基亚被微软收购,一年前尼康撤出了中国市场之后,大润发最终也倒在了新时代的门槛外,它被阿里收购,公司高层纷纷出走。

由于新兴的社区电商抢占空间、城市消费升级等因素,传统的集约化经营手法,注定要败给更灵活、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电商运营模式。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经明确告诉我们,优胜劣汰这一自然生存法则。

大润发创立于1996年,1997年大润发进军大陆市场,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大润发有限公司”,2008年大润发的GMV(年度成交总额)就达335.46亿元,2010年超越家乐福成为中国大陆市场零售业首位。从1997年的240亿元到2017年的580.35亿元,大润发的GMV翻了两番多。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大润发的年获利增长率却在一路下滑,明显感到后继乏力。

大润发的经营理念是“便利、新鲜、舒适、便宜。”

论便利,大润发已经不能和各大店商平台送货上门式服务相提并论;论便宜,高昂的土地资金使大润发的价格已经没有降低空间,更不用说和拥有B2C、C2C模式的电商互相竞争;论舒适,躺在家中手机购物似乎是最佳选择,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大润发已经毫无优势。

阿里收购大润发

阿里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巨头企业,它的触角已经渗透到商业的各个方面。2017年,阿里以224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高鑫零售旗下的超商品牌之一就是大润发。

大润发作为国美最大的零售超商,本身就具有丰厚的线下流量,线上流量在当下已经高到各大电商平台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事业板块,线下流量正是阿里巴巴所需要的,可观的线下流量再加之高效的运营模式,可以使阿里在此次运作中获得利益最大化。

被时代打败的大润发

当马云带领阿里巴巴在互联网市场上和一众巨头杀得风生水起时,实体零售业们仍然还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自耕自足,丝毫不知道大潮流的方向已经离它们越来越远,正如诺基亚、柯达胶片、尼康相机那样,逃脱不了被扫出市场的结局。

我们来看几个相反的案例,三星公司本来的业务是做的是食品出口,在经营大半个世纪后,开始转型做手机,最终手机成了三星利润最大的项目;黑牛食品刚开始做的是豆奶粉和营养麦片,后来花生价格上涨,原料加工成本增加,2014年推出鸡尾酒业务。

正如大润发的创始人说的那样,他战胜了所与对手,却被时代打败。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