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浪微博 CEO @来去之间 发了一条特殊的微博,在他发的三张图片中,只有第一张是可以点击放大查看的,其余两张小图却标注着「付费」,点击会提示:开通 Ta 的专属会员即可浏览图片和 Ta 的全部付费内容。
什么是专属会员?假如你是 A 的粉丝,想要浏览 A 发布的付费内容就需要缴纳半年 99 元的费用(目前优惠 88 元);但是如果你同时是 B 的粉丝,则需要专门为 B 再开一个会员;如果你还是 CDEFG 的粉丝……那么我只能为你的钱包默哀了。
微博宣布将于11月8日推出“大V”的专属会员服务。这一功能目前为邀请制,首批只有21个“大V”开通。从11月6日开始,已经有部分“大V”在微博晒出邀请粉丝加入的海报。
这一服务的开通,表面上看起来很像微信在朋友圈推出的红包查看“模糊照片”功能。但由于媒体属性不同,给人也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微信朋友圈的付费观看模式,是强关系之间的互动交流。而微博目前运营的“大V”号模式,更像是普通人对于意见领袖的追捧。
粉丝成为“大V”专属会员后,可以获得“大V”提供的一系列专属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消费其发布的图片、视频、直播、头条文章等付费内容、进入专属会员群等。@来去之间 仅仅发了一条微博,就在6个小时内把 88元付费会员套餐卖了超过1000份。
这样的付费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对于平台而言,会员无疑会增加营收来源,并增加用户的粘性。扩大营收渠道,对于平台的好处不言而喻;其次,对于“大V”自身而言,增加了收益,也得到了铁杆粉丝的支持;最后,对于粉丝而言,能直接对“大V”进行付费支持,也提高了参与感。
与用户基于文章、问题等内容的付费相比,成为专属会员更能体现出粉丝对“大V”个人品牌的认同。这可以让“大V”不断强化其个人的品牌效应,实现向“个人IP”的升级。这样就形成了以“大V”为核心、去中心化的新型会员体系,有助于优化微博基于兴趣而形成的去中心化社交关系网络。
目前,微博的盈利模式主要来源于广告、实时搜索、交叉销售。做为一个重运营、轻产品的互联网公司,新浪微博的媒体性远远大于社交性。所以,能否借助专属会员的推出,获得新的盈利点,还要看未来的发展。
起码,如果是分享能在小图里了解内容的图片,是没有多少人愿意付费观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