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时代正在加速向我们走来,各个行业都在探索利用智能化进行变革的可能性,餐饮也不例外。
继无人餐厅、无人便利店之后,无人移动面馆也悄然现身。
在上海徐汇区就出现了一个无人移动面馆,它就像一个稍大的自动贩卖机,食客在屏幕上选择自己想吃的面,通过支付宝或微信完成支付,等45秒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就出现了,整个操作过程不出一分钟,令人惊叹。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进入各个行业,无人餐厅、无人超市、无人酒店已经在各地出现,现在吃个面都能无人化操作了,有网友慨叹道,看来地球即将步入无人时代了。
也有人表示忧虑,如果真的进入无人时代,那么将会有多少人会失业?
的确,一个整日辛苦奔波的计程车司机,在看到无人驾驶的新闻后,会担心自己的工作还能维持多久?一个社区零售店的小老板,在体验了无人超市的服务之后,会犹豫要不要将店铺改做餐饮?一个面馆老板看见无人面馆的诞生后,会担心普及后会不会失业……
“无人”背后的“有人”
当我们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回望时,会发现人类技术的进步从来都是如此,当前的“无人技术”并没有多少的不同。
例如从上个世纪开始,公路上的汽车逐渐取代了马车,工厂里的数控机床逐渐替代了传统机床,教室里的投影仪也取代了粉笔黑板,市场里的自选超市替代了传统的售货柜台,交易所里的电子系统取代了红马甲……
这些已发生的变革,在当初同样给从业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样颠覆了传统的工作模式,但是这每一次过往的变革,在消灭了原有岗位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
类似地,各种冠以“无人”的技术方案,它们的背后,有无数的“有人”岗位在维持着它们的运转,推动着它们的迭代发展。
无人超市的火爆背后,围绕着这个新技术所带动的冷冻保鲜设备、传感器等的研发和制造,以及围绕着大数据、精准定位、人脸识别等新技术的开发,都将产生大量的新型工作机会,也会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和价值。
京东在研发出了自动补货技术之后,大规模地裁撤了传统的采购跟单人员,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数据分析师和软件开发人员。他们根据每天在线产生的海量数据,分析客户的消费方式,优化库存的配置方案,设计最优路的径的算法……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这些新增岗位的人数甚至可能会超过之前被裁撤的人员数量。
“无人技术”是人们一直所向往的,它真正目的是帮助人类脱离那些重复低效、高成本低产出的工作,或者是远离那些包含着不确定性的危险工作。人类逐渐把这部分工作转交给机器来完成,而将更多的精力转而用在那些高附加值、高产出并且能够为人类发展带来更大贡献的工作中去。
这其实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自身进化的一部分。这种趋势,是从原始人学会使用工具的那一刻起便产生的,至今未曾改变。
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为此而惶惶不可终日,更不用担心还未出生的孩子将来会不会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