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在杭州逝世 享年72岁
众创网2017-10-26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当日逝世于杭州,享年72岁。鲁冠球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1969年7月,鲁冠球带领6位农民,集资4000元,创办了宁围公社农机厂。如今这个农机厂已经发展成为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直接或间接控股十家上市公司,涉及制造、能源、金融、农业、资源等领域的大型跨国集团。

鲁冠球和万向创造了中国企业的多个第一。1984年,万向作为第一个将中国汽车零部件打入美国市场的企业,在国内外引起轰动。1994年,“万向钱潮”在深圳上市,成为国内成功上市的第一家乡镇企业。2001年,万向收购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开创了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

他还是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并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鲁冠球.jpg

以下是鲁冠球生前接受媒体采访的发言口述:鲁冠球《千万不要说我成功》。

现在国资改革没有当初乡镇企业改革的力度。华为为什么现在这么好?任正非有紧迫的危机感。我也是。我晚上做梦,梦见企业破产,一下从床上跳起来。你没有这个紧迫感是不行的。

现在挑战越来越大。比如我们的电池,现在一个技术提升,那全部就颠覆掉了。我现在锂电池在实验室测试230瓦时/公斤,已经批量供货的是180瓦时/公斤,通过验证即将供货的达到200瓦时/公斤,国家标准是2020年要到350瓦时/公斤。国家标准应该定高,这样电动车的成本才能降低,跟传统车相比才能有竞争力。现在因为电池技术的瓶颈,电动车的成本比传统车要高很多,还是依赖国家补贴。这个目标我们还没实现,有人说不用锂电池了,用硅材料,效率要高十倍。我一看,真的心惊肉跳!

从1999年到现在,万向已经有四次工艺设备推倒重来。因为电池的材料、工艺变了,以前的设备都没有用了。

如果国资改革有这个紧迫感,那我们的资源和人才,比国外是不差的,就是利用率低,效率低。

但那时的乡镇企业改革也遇到不少问题。大家可能都没有经验,看哪个市场好,就全部投下去。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模仿性,创新又少。而80年代的企业家,都是农民起家,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那一代人没有印象。从农业到工业,本身就没有经验。农业领域即使有失误,也就失误一季,第二年就能调整好,但工业失误了,就会前功尽弃。

事情做错,生意失败,都是有原因的。做企业还是要实事求是,不能超越自己的承受能力。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

我们电池在“十三五”期间准备投资100亿美元,包括国内国外。这个还在报批。我至少要有两三千亿总资产,才能够承担640多亿人民币的风险。如果我只有两三百亿总资产,投资失败的话,资不抵债,就会破产了。

万向后来尝试多元化,都是根据自己的实力。如果本身没有实力,做块毛巾都没做好,怎么去做另外的东西?如果我万向节没做好,就去做另外的事情,肯定也会失败。万向节做好了,做到世界老大了,再做新的产业,就做成多元化了。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

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分散风险,同时为了利用社会分散资源,一定要利用好国际资源,真正有本事就是靠收购和投资整合。这跟国家建立一个道理。美国的国土是买出来的,中国的国土是打出来的。我们也一定要靠收购。

现在我们在美国建汽车厂、电池厂,还要加大收购力度。关键是,美国的综合成本低,赚钱更容易。美国是按规则走,没有什么阻力。不管是美国的州官员还是市官员,都非常欢迎去当地投资,政策比中国还要优惠。所以到美国投资的企业数量增长幅度很大。

这不像20年前了。我们当时走出去,他们差不多每隔3个月来查一次,以为我们是赚了钱就走。现在事实证明,这么多年万向在美国赚的钱,没有一分钱拿回来的,继续留在当地发展,而且我们还在加大投资。我们这次投资菲斯科(10月份更名为Karma)和A123的钱,都是中国出去的。钱是往高处流的,哪里有利,钱就往哪里投。

美国政府也好,第三方也好,都是服务的。菲斯科可不可以收购,他们给你做一个方案,你把自己的思路融入进去,可不可以收购就清楚了。我们到现在为止,委托第三方做项目方案的,没有一个项目在经营过程中发现欺骗糊弄,或者有定时炸弹爆炸的。

所以万向会在国际化方面加大力度,万向宁可在国际化上交学费。

当然现在收购电池公司和投资汽车行业,风险都特别大,全球范围行业内外都在投。所以你千万不要说我成功。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