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北京五措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
众创网2017-10-16

北京市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

第一,抓原始创新培育。

为国家实验室建设提供服务保障。推进“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深海空间站”“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围绕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做好配套工作。向国家推荐在京企业申报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第二,抓“三城一区”建设。

要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功能定位,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聚焦创新主体,加强对“国家队”的服务和对接;聚焦先行先试,开展改革创新;聚焦创新要素,促进科技与经济、人才与资本深度融合。要围绕“聚焦”做好规划、服务、政策创新、成果转化、完善机制等各方面工作。怀柔科学城实现新“突破”,按照打造百年科学城目标,做好怀柔科学城规划,推进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国际招标;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基地建设,强化高端创新资源整合布局。未来科学城加快“搞活”,研究制定未来科学城发展规划,不断深化“打开院墙搞科研”的体制机制,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之城。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围绕“转化”做“池子”,承接好三大科学城的创新效应外溢。

第三,抓改革试点突破。

协调抓好国家层面和北京市陆续出台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价值导向分配政策以及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28条”新政的解析、宣贯和落实,抓好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完善细化中关村新一批先行先试政策建议,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对接,在取消科技成果评估备案、推动中央在京单位施行本市创新政策等方面,争取适时推进相关试点。

第四,抓人才服务发展。

实施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相关政策。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在京领衔开展研究和人才培养。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引进外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实施办法。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推动出台《关于深化北京市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出台《关于推进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国际人才港”的若干意见》,为开放创新提供重要支撑。

第五,抓科技成果转化。

整合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团队、资金力量,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平台。发挥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的作用,围绕原始创新、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三个阶段进行投资布局。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等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企业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支持引导各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条件,配强工作机构和人员团队,围绕发展定位和产业特点,集中优质资源,精准引导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成果落地转化,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