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此时节,大闸蟹跃上餐桌,成为应季的网红食材。
今年,生鲜势头来得迅猛,背后少不了天猫、京东、顺丰等电商玩家的推波助澜。而大闸蟹走俏背后更是一场布局已久的电商大战,各平台都希望借此在生鲜电商格局中占得先机。
大闸蟹争夺战
在过去的几年,生鲜电商企业已经初步完成对市场的教育,线上买大闸蟹已经成为民众的首选渠道。与大闸蟹三大品类对应的是,大闸蟹市场也形成顺丰优选+顺丰冷链、京东物流+京东生鲜、阿里+安鲜达三分天下的格局。
早在8月份,京东物流就开启了阳澄湖大闸蟹生鲜冷链原产地解决方案推介会,京东物流也采用“航空+冷藏车”的运输组合,与中国国际货运航空公司合作,推出“大闸蟹头等舱”服务,并为其开辟机场绿色通道。
据悉,在阳澄湖等大闸蟹产区配置近20条航空线路和大规模冷链运输车,辐射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近300个城市可以做到48小时内鲜活送达,近150个城市实现24小时(次日达)送达,上海、苏州等城市更能实现6小时极速送达。
9月份,顺丰发布阳澄湖大闸蟹“点、线、面”解决方案。具体来看,在空运方面,顺丰出动7架全货机,保证大闸蟹出水后第一时间从周边的八个机场直接装载,支持日处理量170余吨;在陆路运输方面,首次投入高铁资源配合大闸蟹寄递,日处理量可达20吨以上。
目前,顺丰可实现在全国大闸蟹主产区近百城始发,开通了超过22000个寄递流向。
随后阿里系生鲜电商易果旗下安鲜达与EMS宣布合作,共同建立了阳澄湖大闸蟹产地仓,实现陆运与空运结合的立体式运输组织,预计将实现全国数百个城市的大闸蟹次日达。
为提高配送效率,产地仓配备40辆冷链车组成的短驳车队,保证大闸蟹每日5次收货。然后通过陆运和空运结合的立体式运输,仅空运航班每天就有70架次飞机,全国重点城市可以次日达,上海核心区域6小时即可送达。
在9月21日的大闸蟹预售活动中,天猫生鲜1分钟卖出14万只大闸蟹,开创生鲜行业纪录。
只为抢占生鲜市场
顺丰、京东、阿里三巨头的布局,皆是想通过速度抢滩生鲜市场。
毕竟,线上是生鲜电商的时间争夺战。数据显示,我国生鲜商品损耗约为20%—30%,损耗分别发生在原产地、仓储运输、“最后一公里”配送等环节。大闸蟹作为“高危”产品,对于上述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要高于其他生鲜商品,从捕捞到餐桌的“鲜”“活”度至关重要。
因此,时效成为天猫、京东、顺丰等电商平台博弈的关键。
顺丰、阿里、京东在大闸蟹上的战局只是一个“缩影”,背后是上线物流供应链的较量,同时,也是内部的一次大练兵。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生鲜市场规模接近1万亿,线上市场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8年将破千亿元。这个被认为拥有万亿级规模的市场仍存在保质期短、易损耗、易变质、配送难等特点,对仓储、配送、售后等环节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我国供应链和物流一直是生鲜电商行业的两大痛点。随着新零售风口的到来,各大电商巨头的新战争将会愈演愈烈,谁能笑到最后,尚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