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一城春色,美不过满城书香。开一家小店,在纸气墨香中度过清晨、午后和黄昏, 又不知是多少人的梦想。好在,近两年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又让独立书店开始找寻春天。
实体书店曾遭遇关闭潮
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阅读方式,“碎片化”与“浅阅读”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移动阅读终端的兴起,似乎使印刷书这种传统文化载体失去了存在价值和发展方向——至少当下在很多城市,作为前互联网时代的文化载体与文化传播空间,印刷书与实体书店的作用和社会地位正在被逐渐颠覆和替代。
始于2009年的实体书店倒闭潮便是明证,到了2011年,可谓是全球实体书店共同面临的寒冬。这一轮倒闭潮涉及了很多知名的书店,引起了公众与业界极高的关注。在国内,如广州三联书店,北京的第三极、风入松,还有厦门的光合作用等,都没逃过这股倒闭风潮。在国外实体书店的境遇同样严峻,如申请破产保护的美国第二大连锁书店博德斯集团、低价售卖号称全球最大的连锁书店企业巴诺书店等。
多元经营引来正增长
时至今日,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2年和2013年呈现的负增长状态以来,2014年至今年上半年都迎来正增长的态势。从不同城市看,前期受网店影响较大的一线城市书店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实体书店的回升,一方面和网店影响减弱有关,地面店和实体店的关系不再仅仅只是竞争,他们开始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和书店改造升级、多元经营有关。
书店已经摆脱了单纯卖书的经营路径,更多的注重对店内文化空间的打造,通过店内的装饰、空间的处理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因为人作为感知的动物,对事物的认知都是通过外在的表现进行初步的标签化归类,进而再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时独立书店还会进行周边产品的开发与售卖,强化多元的经营模式,在挑选书籍上体现自己的独特定位。
独立书店该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独立书店发现自己唯一的优势在于实体店内物理空间的打造与完善。正是基于独立书店对店内物理空间的重视与完善,才使得其所营造的氛围更适宜承载公共空间的交流与讨论。
走出单一模式,向着多元模式迈进,独立书店不能够再拘泥于一种出售书籍的模式,而应该开辟多种渠道,增加顾客的粘性,不仅采取线下的互动,更增加线上的互动。多元模式的呈现,是每个独立书店都需要的。
目前,各地的独立书店,都会采取沙龙和讲座的模式,邀请专业人士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推广阅读。这些模式,都是多元化的雏形和有益借鉴。在未来,我们更需要这样的模式,多多益善,为独立书店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诚然,独立书店面对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以及如火如荼的城市文化建设,曾经大规模倒闭。然而凭借着消费者对文化的需求以及对实用主义的崇拜,独立书店的发展一定会随着转型期的结束而变得明朗。
众创网 郑旺
众创网现已建立五大联盟、四大行业社群,欢迎各界优秀人士添加众创网官方客服小创妹(zhongchuangdream)进行更好的沟通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