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易买得、乐天玛特等外资超市品牌正退出中国市场,但并不影响外资超市对中国市场的喜爱。近期,备受关注的美国第二大超市Costco(好市多)确定将在上海开设中国内地首店。
分析人士表示,实体零售行业永远不会被替代,以超低毛利模式著称的Costco可能成为国内零售市场的一个搅局者。
超低毛利模式拼得过国内电商吗?
2017年9月初,Costco通过天猫加码在华线上业务。在已有Costco天猫海外旗舰店基础上,上线Costco官方旗舰店。
根据此前天猫方面的回复,Costco天猫海外旗舰店、官方旗舰店分别将采用跨境电商模式和一般贸易模式运营。目前两家旗舰店所有权均归属Costco美国总部,具体运营执行方为Costco亚太区。
近日,Costco宣布将在上海开设中国内地第一家实体门店,更是引起多方关注。
据了解,Costco或将在上海的浦东和虹桥进行选址,可能同时开两家店,预计会在2019年开业,但消息并未得到官方证实。
并且,Costco采用会员制模式盈利,在利润把控上格外严厉。通常情况下,Costco的毛利率平均不到10%,如果高于14%需要经过CEO批准,而沃尔玛的毛利率一般在40%-60%。以牙刷为例,若该牙刷进价为10元,那么在Costco这支牙刷只会卖到11元,而沃尔玛可能会卖到30元左右。
从Costco天猫国际官方旗舰店看到,OceanSpray蔓越莓干(340g)在Costco售价为37.5元,而OceanSpray海外旗舰店售价为29元。另一产品清扬洗发水(750ml)在Costco的售价为74.5元,而苏宁易购售价69.9元。所以在中国电商平台的影响下,Costco低利润模式是否能成功还有待考验。
美国Costco入华搅局新零售
Costco于1983年在美国开出第一家门店,仅用了30多年就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零售商,紧追沃尔玛。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销售额仅是对方的零头,但它的单店经营业绩却是沃尔玛的4倍。Costco公开年报显示,2017 财年计划仍以 31 家新店的速度在全球扩张,预计会达到750家,其中中国台湾已开 12 家。
Costco被业界称为“神一样的超市”,因为它每天思考的不是多赚钱,而是尽可能少赚钱、收到最多的投诉是排队太久,老板要经常出来道歉。
相比一般超市“生鲜赚人气,日用赚业绩,家电赚利润”的理论,不以卖东西赚钱,而是以会员赚钱的Costco在激烈竞争的上海超市品牌市场中,它将如何表现?
天猫国际总经理刘鹏表示,好市多的入华也许会令国内零售企业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其实超市竞争无非几个方面,核心在于商品价格,消费者都追求高性价比,Costco最大的优势就是自有品牌的名气,而且商品结构和现有对手具有差异化;第二是未来布点的速度;第三则是提供的服务,不止是实体店,未来还看重其线上提供的服务。”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认为,新零售带来了很多弊端,实体商业仍然是根本,暂时还不能被动摇,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需要有更多的交流,例如现在的一些超市不仅仅是出售商品的地方,更是老年消费者的社交场所,这些都是电商无法替代的。或许Costco的出现可以打破中国电商零售的现有模式,让零售回归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