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累计为国家培养了300多万高素质人才,他们是武汉发展的“金矿”。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关精神,推进“双创”蓬勃发展,江岸区招才局、共青团武汉市江岸区委员会联合众创网(www.zhongchuang365.com)推出“长江金岸人才港·校友创新创业典型”系列宣传活动,寻找50名在江岸区创业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回顾他们的汗水与成长。
金运激光梁伟:金运激光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公司数字化新兴业务开发总监。
刚走进位于金运激光大厦一楼的展厅,就能看到悬挂的八个字:“未来已来,趋势已在。”栩栩如生的3D人偶、获奖建筑的微缩模型、充满设计感的精致饰品等众多高精尖技术展品错落有致,仿佛置身于科幻世界。
梁伟作为创始人并控股的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现已从数字设备(激光设备制造)延伸到数字服务(3D打印服务)再扩展到了数字显示(三维数字技术内容制作),搭建了金运+数字化技术创新应用生态系统,业务涉及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板块和三维数字技术商业化应用业务板块。公司陆续推出各类数字技术产品,用创新和产品引领了消费转型升级的发展潮流。
再次创业 不变的是一颗求变的心
2000年,武汉市政府提出建设光谷。作为一名多次创业者,梁伟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从原有的器材销售代理业务开始向激光设备制造转型。通过对激光行业的深入调查分析,他发现原有的激光产业主要集中在消费类产品激光加工设备,比如皮鞋、电子元件打标、纽扣等。而武汉市的激光“大鳄”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则以科研品牌、工业领域的应用作为重点发展。
为了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梁伟找到了一条较为空白的领域作为公司的主要发展方向:激光在纺织服装方面的应用。他将研发与营销团队集中于纺织服装领域,由于战略上的聚焦、资源上的集中,公司迅速开辟了市场,用激光切割加工取代了过去的加工工艺。
2005年,梁伟正式成立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走上激光应用的道路。在深入行业后,梁伟发现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他每个月都推出新产品,做行业创新的引领者。他认为金运激光在行业能取得领先,主要在于两点:
1、技术的领先性,把运动控制的开发能力作为产品的核心。
2、在产品和管理上自主创新。
梁伟对众创网说:“2000年至2010年,是中国制造业高速增长的阶段。我只做了其中很小的市场细分,是大势引领着我们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紧接着,金运激光于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成为全国激光行业继华工科技、大族激光之后第三个上市企业。
再次转型 看好数字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尽管此时金运激光已占据纺织激光设备制造业龙头地位,2013年公司仍正式实施“激光3D打印云工厂计划”,开始了新的发展之路,尝试用O2O的方式运营3D打印——
消费者将数据上传至云端,由云端工厂集中生产制作完成,通过物流交付给消费者,实现了极简化定制服务。
梁伟谈到,激光兴起于纽扣领域,而3D技术应该如何在市场上应用,他将目光投向了3D人像打印。希望通过对这个细分领域的发展,得到3D打印应用领域的突破。
对于新兴业务的发展,梁伟信心满满:“我认为,未来的趋势就是以科技创新、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主线,第二次是以电力技术应用为主线;第三次,也就是现在,是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主线。”
金运激光将数字技术商业化应用作为业务发展主线,着力打造数字技术商业化应用解决方案云平台。让梁伟引以为豪的是,这一业务发展主线能为传统企业提供数字技术商业化解决方案,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帮助用户创新发展。
再次出发 走在江岸这片土地上
梁伟出生在江岸,是伴随着江岸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对众创网说:“江岸区的创业环境有自身的特点,‘三桥一隧一大道’连通大江南北。物流运输半径小,成本低。”
同时,梁伟觉得江岸区政府对初创企业非常重视。在江岸创业后,区领导每年都会来到金运激光,帮助企业处理生产工作中的困难,扶持企业的成长。他认为,良好的环境和政府的支持是创业企业发展的助力。
在上市之前,梁伟对于上市前的筹备工作非常迷茫。江岸区由此出发,做了很多引导工作,比如解释上市流程、筹备内容、着力方向等,在上市后,江岸区还帮助建立了研发中心和高新基地。
对于江岸区现今的创业环境,梁伟建议应寻求区域的特色——商业文化思维。高新技术离不开实际应用,而江岸区在商业应用上有自身的优势:可以利用商业化的氛围和地理位置聚集人才,以科技转化为特点打造区域创业环境。
心之所向,等你归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