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今日头条遭人民网连续三天炮轰 该何去何从?
众创网2017-09-26

9月18日至20日,人民网推出三篇对于今日头条“算法推荐”系列评论,引来大众热议。人民网在文中称,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并表示拥有强大算法和技术支撑的信息平台不能借技术深奥之名糊弄网民和群众。

今日头条成行业公敌

今日头条的发展,可以说与纠纷一路相伴。从2014年开始,新京报、广州日报、长沙晚报、楚天都市报、南方日报、腾讯、搜狐、新英体育等版权方都向今日头条发起过维权。随着各大平台对版权争夺日趋激烈,类似的纠纷也越来越多。根据人民网的文章显示,仅今年7月到8月今日头条就陷入5起版权纠纷。

显然,这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今年以来,今日头条开始斥巨资在各内容平台“挖角”。5月,“快手一哥”天佑发微博宣布入驻火山视频,“转会费”据传达到2000万。8月,又传出悟空问答投入重金“挖角”300知乎大V的消息。不过,这也使今日头条不得不付出更高的内容成本。

“四面出击”虽然可以缓解今日头条对内容的需求,但也使其“四面树敌”。现在,今日头条已经被称为“行业新公敌”。

人民网又连续三天撰文从内容产出、算法分发、创新等角度对今日头条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批判,这也应该是今日头条成立以来,被主流媒体最为严重的一次质疑。

文章低俗,无内涵

一直以来,今日头条凭借人工智能算法手段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推荐的,这就使得今日头条的高阅读量内容基本为标题党、娱乐、软色情等,而内容严肃深刻的文章却得不到推荐和阅读。

如人民网文章所言,内容若要有市场就“就只能一味迎合、取悦”用户,进而“失去了独立思考、深度观察的能力,进而削弱整个社会的创造力”。那么,对整个年轻群体显然将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沉迷娱乐快餐内容,年轻一代又怎么成长呢?

今日头条该何去何从?

在人民网“三评”过后,今日头条通过《正视不足,勉力前行》一文回应称:今日头条是伴随着机器学习技术在信息分发领域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还需要经历挑战。感谢人民网在评论中把今日头条作为案例来分析,公司将正视机器学习技术目前整体发展的不足,勉力改进。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App总时长统计数据,今日头条在用户使用总时长方面,可以排至国内App产品的第5位,仅次于微信、QQ、腾讯视频与爱奇艺。

可以说,今日头条在信息分发领域的优势,正在愈发得到彰显。希望在人民网的敲打下,今日头条明白,只有优质的内容才能撑起优质的平台,用心前行。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