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马戏团还能生存下去吗?
众创网2017-09-24

马戏团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观众喜爱,但是近些年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在光鲜亮丽的表演场面、精彩刺激的节目背后,表演动物背后残酷的训练让人难以直视。虽然已经有媒体报道过动物受训时被鞭打、被饿饭甚至被电击等负面新闻,然而各地表演动物遭受虐待,并且工作时间远超负荷的事实仍然大量存在。

马戏团的由来

马戏团起源于古罗马的角斗士斗兽场,非常血腥残酷。当时有“只有面包和马戏”才能使罗马人快乐的说法。在英文里,马戏团叫做“Circus”,源自拉丁文“圆圈”的意思,指圆形露天竞技场。第一个同时也是最大型的马戏表演场是Maximus马戏表演场,它将近1/3英里长并设有250000个座位数,这个场地当初是为了两轮战车竞技、马术展览、斗剑者与追猎野兽用,不管是人或是野兽,最终都被迫相互决斗求生死。

现代的马戏团也在圆形场地中演出,因此演变成“马戏团”的意思。马戏的主要内容是动物表演,之所以被称为“马戏”,是因为最早的表演的主角是马,以后才陆续出现其它的动物演员。

马戏团动物时常遭受不人道待遇

看惯了猴子踩高跷,眼熟了老虎钻火圈,马戏团的表演总能激起观众们的兴趣。然而,动物毕竟是动物,“说好”了的剧情也有不按套路表演的时候。比如福州动物园一狗熊表演失手了,驯兽师就踢它的裆部,拍它的脑袋,可是狗熊还是表演不成功,满脸委屈地想对驯兽师说“臣妾做不到啊”。有网友将这一幕记录下来并上传到网上,于是动物园的猛兽表演被叫停,驯兽师也被停职,虐待动物行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古人说扫地不伤蝼蚁命,对待其他生命总是要保持一定程度上的敬畏。按理说,作为马戏团的驯兽师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某种意义上,狗熊和驯兽师是利益共同体,挣钱要靠狗熊表演,表演的好双方各得其所,表演的不好观众就不满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与狗熊应该是好朋友,而不是一方高高在上,肆无忌惮地虐待。

马戏团应该如何与动物相处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动物个体的个性,采用更人道的训练方式,而非用惩罚的方式训练动物。先将所有新生动物都进行训练,再选出比较顺从和乐于表演的个体,表现不佳者则不再训练,只作为动物园的展出动物。

在马戏团中,如果确实造成动物受伤或死亡,野生动物保护部门要考虑是否注销涉事单位驯养繁殖许可证,或者通过批评教育,予其限期改正,进行处理。对于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单位,如果发现虐待动物的行为,应建立具体针对性的条款表明应该予以什么方式的处罚。

人和动物应当和谐共处,如何爱动物,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其中不仅涉及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常还会涉及道德、法律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由此而产生的争端乃至案件也经常发生。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应该把握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不能超越法律法规;二是以人为本,人的利益应该高于动物福利,当两者产生冲突之时,应将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三是有完善的监督和惩戒部门,保护动物应有的权益。

众创网  郑旺

众创网现已建立五大联盟、四大行业社群,欢迎各界优秀人士添加众创网官方客服小创妹(zhongchuangdream)进行更好的沟通交流哦~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