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称,北京迎来中国首个提供机器人(智能)停车服务的停车场。车主把汽车驶入车库,锁门离开后,车下的电动平台便会把车停好,替车主省去伸长脖子看后视镜倒车、与另一辆停得太近开不了车门、取车时找不着车等烦恼。
首个机器人停车场现身北京
北京五棵松停车场位于海淀区五棵松桥的东北角,占地近8万平方米,有2679个车位,其中68个车位在一个被隔开的无人区间里,专供AGV机器人停车使用,7月31日已开始尝试提供机器人停车服务,成为北京首个支持机器人自动泊车的停车场。
报道称,无人区间与公共区间同层,两者接口的地方并排四个车库,每个车库可停放一辆车。车主把车开入车库,下车把车锁好,走出车库,在车库外的墙挂触屏确认停车。车库面向公共区间的铝制闸门便会落下,另一端面向无人区间的闸门会升起。
接着,一个扁平带轮、貌似滑板车的长方形机器人会从无人区间进入车库,来到托着汽车的平台下方,根据预先编写的程序规划路线图,连车带平台运到最近的车位。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无需工作人员操控。
行驶过程中,机器人载车前进速度约为每小时20公里,当监测到与前方物体距离渐近,它也能自动调节时速。找到泊车位后,停车机器人会将车与平台一起挪至空位处,完成停车工序。接着停车机器人便可回归原处,听候下次指令安排。
后续想取车也简单,在车库外输入车牌号,机器人把车运到车库,还会特地把车头调对方向,方便直接开走。据联合早报介绍,该新停车场目前有68个无人区停车位,专门留给机器人发挥。
智能停车系统还有找车功能。如果想查看车停放的位置,输入车牌号,屏幕将显示车的停放状况,还能告知由你的位置到泊车地的路线。
缴费也能借助该系统完成。输入车牌号后,屏幕里将呈现对应车的图像、入场时间、需缴金额等信息,支付的话,支付宝或微信支付都支持。
智能停车将成为下一风口
目前智能停车场更多还是在智能停车应用及综合服务体系方面。
如日前才获融资的北京智能停车应用平台U-Parking,业务主要针对为用户找更好、更为合理的停车位,司机通过可识别车辆号码的自动分配系统预定停车位,停车费用也可预测。另外,U-Parking App中还融入了其他生活相关功能,比如周边的餐厅和加油站。
阿里旗下“逛街神器”喵街,去年与杭州银泰达成合作,在商场推行智能停车服务。车主通过喵街App能实时查询商场空车位、在手机上可自助完成缴费,同时可以通过视频查看停车位置,以及通过导航找车等。且喵街App还与商场活动生态联系起来。
类似,国内此前还有ETCP、哈哈停车等智能停车应用。还有前段时间比较火的消息,主角是欧洲最大停车场运营商Q-Park,有传闻称李嘉诚、复星的郭广昌、泛海的卢志强和首钢集团等都参与该公司首轮23亿欧元(约合200亿元)竞购。Q-Park主要也是停车前用户可预知车位实时情况,还搭配无票系统,和QCR后勤系统以解决停车场突发情况。
眼下来看,智能停车市场正处在腾飞状态。福布斯刊文称,智能停车市场增速显著,2015年增速47%至8.02亿美元。有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增速在30%左右,“这极有可能是下一个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