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今日头条大量挖角知乎大V 对知乎影响有多大?
众创网2017-08-31

1.jpg

今日头条大量挖角知乎大V,对知乎影响有多大?

8月29日,知乎大V“恶魔奶爸”在微信发了一条朋友圈。几经转发后,今日头条挖知乎墙脚的消息闹得路人皆知,各公众号都纷纷跑出来蹭了一波流量。而头条也开始将触手深入到了知乎的领域并开始逐渐发力。这对知乎将造成多大影响?

今日头条挖角知乎

8月29日,微博名为“老雅痞”的认证用户在微博上转发疑似知乎大V“恶魔奶爸”的朋友圈截图。

截图中恶魔奶爸称:“今日头条今年一口气签了300多个知乎大V,刚把我也签了,而且是给钱的,年收入比普通白领高。签完以后所有内容不可以再发知乎。优质的内容创作者被挖墙脚,所以知乎的质量每况愈下。”

8月30日,今日头条旗下的悟空问答回应称,悟空问答的签约答主不止300人,但从未禁止任何人在其他平台发布内容。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也回应称:“知识应该分享的。我们只是鼓励创作,一如既往,我们会覆盖长尾,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只是要做好匹配。”

随后,知乎再次回应,高质量的分享无法被流水线化定价,好的对话氛围更不可能被粗暴迁移。知乎会继续专注于让高质量信息更有效流动,会为优秀内容创作者创造更多价值。

有被签的大V感慨,“签完以后所有内容就不可以发知乎了,优质内容创作者被抢完了,所以知乎的质量每况愈下”。那么,财大气粗的今日头条开启挖墙角模式之后,提倡“站内免费分享”路线的知乎就真的难有招架之力了吗?其实未必。

知乎or头条?

这已经不是今日头条第一次发动“内容之战”。

2015年,今日头条就推出了针对内容原创作者的一系列补贴计划,除了日常的广告费收入之外,内容的优质原创作者还可以得到“千人万元计划”、”新媒体孵化计划“等计划的额帮助。

2016年3月,今日头条有成立了2亿元人民币的内容创业投资基金。不久前,它宣布为新的短视频提供10亿元人民币(1.5亿美元)的补贴计划。

到了现在,头条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已经和国内3700多家媒体进行了合作,在自媒体端也重金投入。这次挖知乎的大V,也是为了自家的悟空问答,想要在内容生产上,打上翻身仗。

相对于今日头条式有条件的“买断”合作,对于作者来说,进行自由创作,并选择多平台作为内容分发的渠道,进行个人品牌的打造,仍然是主流的选择。

在脉脉爆料底下,不少作为被今日头条“挖墙脚”邀约的当事人对于今日头条签合同并且规定回答内容篇幅和频次等条款,其实并不感冒。

今日头条给出的offer,一般来说是一篇稿子稿费500,不过带有很多的限制条件,比如必须达到500字以上,同时每月最多只能领到1万,也就是计费篇数要达到20篇,以及签约需要走排他合同。

在粉丝即流量的今天,能够建立一定的个人品牌的大V,基本都是肚里有货的。知识变现的渠道这么多,没有必要因为今日头条一家每个月1万块的小利就把自己未来可能一天挣1万的可能性给放弃了。

结语

在业内人士看来,知乎靠的是累积的情怀和生态,今日头条更是“有钱”大手笔。互联网时代,资本似乎被赋予万能,今日头条的“挖角儿”事件也被归为“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一类。

但即便搞定了大V,用户会不会看,愿不愿意跟大V互动,以及整个社区的良性发展等一系列挑战,都不是“钱”能解决的,钱在其中,最大的作用无非只是花钱买了多个入口。

砸钱并不意味着人心所向,尤其是需要社区沉淀的内容,短期内靠钱能激发创作,但是长此以往并不是长远、可持续发展之计。

所以,今日头条挖角知乎的行为,只能更加凸显其对内容和版权的焦虑,顺带给知乎挑起一点竞争的紧张感,除此之外,挖走的300位大V群体,总体上对于知乎来说影响不大。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