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消费升级,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众多奢侈品牌也看准了中国电商市场,纷纷试水电商,欲在中国电商市场分一杯羹。但是,国内的奢侈品电商化似乎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大量奢侈品牌试水电商
曾经,奢侈品牌对于电商化十分抗拒。时任Chanel时尚总裁的Bruno Pavlovsky曾对媒体表示Chanel不会进军电商,他说:“我们的衣服非常复杂,客户必须先来试穿,我们会为其量身剪裁调整成最适合客户身材的成品。而这是香奈儿品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电商无法让客户得到高品质的体验。”
而如今,不少品牌早已从对电商的排斥、观望转变为融合、拥抱。尤其是2015年开始,全球各大品牌“关店潮”蔓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销售策略的转型。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上半年,Gucci、万宝龙、LV、Burberry、Dior、Cartier六大品牌在中国内地已关店近十家。在运营成本不断上涨、消费群体流失等“高压”下,奢侈品牌们纷纷进行战略调整,逐步转战线上。
但是,奢侈品电商化后,仍存在很多问题。
假货泛滥成首要问题
首先,假货泛滥一直是我国电商行业的症结所在,这一问题在奢侈品领域将被无限放大。众所周知,奢侈品的价格是相当昂贵,所面向的消费群体也不大。然而,当下中国奢侈品市场假货滥行、货源鱼龙混杂等情况屡见不鲜,也就是说,奢侈品电商平台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货源品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能接受网上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必然是少之又少。
最近,奢侈品电商平台走秀网因涉嫌通过“水客”大量走私奢侈品入境,经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报全球通缉,其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管等人因偷逃税款而被抓。有网友调侃“这说明走秀网卖的是真货。”但实际上,走私奢侈品是否为真货源也同样为行业从业人士所质疑,“现在的超A货很多都是通过走私渠道进来的,很难判定真假。”一位奢侈品电商从业人士表示。
鉴于目前市场上假货仿货越来越多,许多假货都可以以假乱真,当消费者购买到商品后,很难自我判断真假。这一情况普遍存在于奢侈品电商中,短时间内很难规避。
消费市场不成熟
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由于发展时间短,和发达国家相比很不成熟。
发达国家的奢侈品主要由掌握财富的 30 到60 岁的中年人所消费,但在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则显得尤为年轻,相当多的购买奢侈品的年轻人虽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但出于对时尚的追求和迷恋,他们不会放弃奢侈品的购买。
年轻的消费群体也导致中国奢侈品电商无法凭借单一奢侈品业务实现长远发展,换言之就是,如果奢侈品电商要想获得销售额的提升,就必须降低价格来获得市场,那么这一点和奢侈品的定位相悖,如果奢侈品不再是昂贵、稀罕之物,它和普通商品有什么区别呢?
奢侈品的品牌价值在于产品与服务,当顾客走进门店时那种贵族的体验成就了奢侈品不菲的价格。当奢侈品电商化后,将高端的产品推上线,线上销售所面临的产品真伪、质量把控与售后服务等问题都是奢侈品牌要面临的严峻考验,未来的路还能走多久,让我们拭目以待。